31707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新乡工程学院:紧抓“1+2+N”工作模式 筑牢校园“心”防线

日期:2024-12-11 20:15:20

  新乡工程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创新工作载体为抓手,紧抓“1+2+N”工作模式,全方位、多角度护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深化思想引领,探索“1”个心理育人新目标


  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坚持以制度完善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保障,突出思想正向引导,立足于服务大健康的办学定位,以聚焦心理育人为主体,以实施政策支撑为保障,每学期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会议,整体谋划心理工作发展大局,明晰工作目标,部署工作任务,全方位保障心理健康工作有序开展,着力实现四个转变:从关注问题学生到关注全体学生;从“解决心理问题”育人到“提升健康素养塑造成才型”育人;从他助到自助、互助、助人;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促进潜能开发,不断推动育心育德同向同行。


  二、凝聚“2”个课堂,构筑心理育人新格局


  学校大力构建有效嵌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教学体系,以“五育”为发力点,改革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


  积极构建以必修课为主干,以选修课为延伸,以线上课程为补充的线下课程体系,力求形成科学全面的第一课堂课程群。同时激活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功能,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绘制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新蓝图。心理中心发挥专业优势,把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作为第二课堂的育人核心。以心理成长工作坊为依托,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学校“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建设,将“五育”融合到学生养成教育、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在实践教学的环境和组织中,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吸收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三、融汇“N”个支点,搭建心理育人新网络


  学校为全方位守护心理健康搭建创新体系,融合多元元素,形成育人合力,积极构建心理育人新网络。


  升级专业团队。打造以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业教师构成的专业核心,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督导,紧跟前沿,不断提升实操技巧与干预能力,精准帮扶学生。


  全员联动协作。打通“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家庭—医院”六方联动心理育人通道,强化纵向心理育人联盟,避免单打独斗,实现六方主体全链条参与,织密心理育人之网。做好“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级链条的培养培训,打好基础协作同盟。构建家校联合平台,开设实地家访、线上家长会、家庭支持赋能和紧急协商家校共育,在家校间织密心理防护网。畅通校医联动,与属地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学生心理健康转介“绿色通道”,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获得精准、专业医疗支持。


  精准施策靶向用力。每年开展全体在校生心理普查,结合学期初、学期末心理大排查,联合月报、周报、随时报,做好“预防—维护”“筛查—预警”“咨询—关注”“转介—跟踪”“应对—处置”的跟踪管理工作,建立危机动态管理台账,强化重点学生“一生一册”。


  抓关键节点持续发力。结合新生入校、考研、毕业等关键时间节点,围绕入学适应、毕业焦虑、生命教育等不同主题,举办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培训、素质拓展、毕业班考研减压专题、心理普查后分类主题团体辅导、女生心理健康专题活动等多元化活动,营造关注氛围,增强心理韧性。


  优化心理课程教育链。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融入案例、体验活动,让理论落地,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技巧;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开设心理选修课,如《幸福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团体辅导课》《运动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与幸福人生》等,满足学生需求,深化兴趣,个性化定制课程,学生按需上课,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做好咨询基础服务。在心理中心和二级心理辅导站设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心理辅导室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咨询辅导;在学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科普心理知识,增设智能测评、在线咨询模块,方便学生随时求助,线上社群交流互助,打破时空限制,密织心理危机的筛查预警工作网络。


  特色品牌创新引领。优化资源,申报专项经费用于心理辅导站建设和学校“心理工作室”等特色品牌建设,推动心理工作重心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