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深化“五金”教学建设 激发新质生产力强劲引擎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扣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战略需求,聚焦河南“7+28+N”新型工业化产业链建设体系,深化“五金”教学建设,全要素、多维度、高效益推动课堂改革纵深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构建既有质量又有特色的“金专业”。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建立和完善学校专业调整优化机制,召开专业建设工作论证会,提出并实施全面持续优化专业方案,充分考虑专业布局,致力于将特色化、数智化、品牌化作为专业建构整体性、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推动学校专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快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具备校企融合特征、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符合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好掌握技术技能。
锻造既讲专业又懂行业的“金教师”。高质量的教育,必定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诉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教学功底,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创新能力,能够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中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以培养“教练型”校内专业群带头人和“工匠型”企业技能大师为主线,通过以产促教、以教促学,帮助教师既“上得讲台,又下得企业”,锻炼和培养专业教师教学胜任能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打造学生认可、企业满意,横向多类型、纵向多梯度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打造既有趣又有料的“金课堂”。学校主动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围绕课堂革命,打造目标双维融入、内容深度融合、阶段接续融通、资源内外融汇、评价有机融洽的“五融金课堂”,让教学更加有用、有景、有趣、有效。在“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校优化修订50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930门课程标准,实施符合职业教育特征需求的案例式、翻转式、情景式教学方法,结合“岗课赛证”制定教学质量抽查方案、抽查题库,建立全链条、多维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服务现状的能力,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创建既重设计又强实践的“金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促进职业院校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助推器。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以河南省生物与化工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化工医药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并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贴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需要,发挥化工、医药、信息等专业集群优势,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引导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应用知识和职业技能。当前,学校校内实践教学场所234个,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产业学院4个,与数百家企业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推动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编写既生动又实用的“金教材”。学校一方面注重教材形式。修订完善《教材管理办法》,编写应用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体例,鼓励新形态教材开发,打造内容新、方法实、有引领性的“金教材”。同时,打通数字教材建设渠道,丰富教材内容量,拓展教材学习空间,使教材的知识传播更加生动与高效,有力推动职业教育教材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注重教材内容。与企业、行业专家合作,以企业真实生产过程为蓝本,融入行业最新技术和标准,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深度运用数字技术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教材内容职业性和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