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63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平顶山学院以有效的课程评价推动师范专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7-19 11:34:35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单元,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引导价值观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课程评价则是支持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专业毕业要求的重要工具和过程,也是课程教学持续改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平顶山学院立足于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发展战略背景和师范专业认证实践,探索课程评价作为内驱力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持续改进运行机制,以及课程评价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构建基于持续改进的“123”课程评价体系有效性理论体系。

“1”是以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为中心。“2”是从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两个层面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具体来说,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指向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的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指向一门课程旨在判定学生完成一门课程学习后是否达到了预期课程目标,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要从具体操作层面研制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合理的评价方式。“3”是构建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三位一体的有效课程评价实现路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确定以后,要使课程评价有效发挥持续改进作用,关键看评价标准和工具的科学性、评价方式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有保障课程评价顺利实施的运行和监督机制,三位一体共同实现课程评价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一流本科建设水平的有效性。

从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方式的合理性、评价流程的可运行性三个方面构建“三位一体”有效的课程评价实现路径

平顶山学院重视课程评价的有效性,从研制科学的评价维度和标准、试题、工具等方面提升课程评价的有效性水平。在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层面研制了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体系,根据师范专业认证要求、专业标准、行业要求制定了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标准。在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层面从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核两个环节研制科学的考核标准、工具。

平顶山学院构建了OBE导向的分类课程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课程评价改革提升课程评价方式的合理性水平。学院根据师范专业认证“一践行 三学会”毕业要求确定课程目标及内容,根据课程在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中的作用,构建OBE导向的分类课程评价体系,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理实一体化、技能实践课、综合实践课四大类,分类实施评价改革。

平顶山学院重视评价制度建设和过程性监控,形成了基于持续改进的融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为一体的评价运行机制,从课程评价运行与保障机制方面解决评价有效性问题,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具体化为“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评价结果分析→再次进行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和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评价方案”持续改进课程评价运行过程。

通过实践,平顶山学院基于持续改进的课程评价运行机制更加健全,教师们持续改进的评价意识更强了,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积极氛围更浓了,“厚师德、强师能”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更加突出,师范生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作者:平顶山学院 王小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