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黄河科技学院:五措并举 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黄河科技学院始终把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作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智库资政服务能力、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技术、加强社科普及研究推广、强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书写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优秀答卷。
一、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黄河科技学院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形成了工科优势突出、学科链与产业链关联度高、学科布局对地方主导产业支撑度强的办学优势。
主动对接产业升级需求和技术变革趋势,积极开设与主要服务行业产业契合度高、适应性强的网络空间安全、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等应用型急需专业。目前,建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河南省特色品牌专业等36个,位居全省民办高校首位。
围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重点建设6个专业集群,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现代物流与数字贸易等3个专业集群获批河南省应用技术示范校建设重点实施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产业学院、超低能耗建筑行业学院等4个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及特色行业学院。
二、增强智库资政服务能力
黄河科技学院不断加强智库建设,聚焦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每年举办中原创新发展论坛、“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等学术会议10余场。持续推进理论研究,出版首部省级双创蓝皮书——《河南创新创业发展报告》《河南民办教育发展报告》,《河南双创蓝皮书》获第十三届优秀蓝皮书奖三等奖。践行服务地方宗旨,组建专家团队对竹林镇开展深入调研,形成《新时代竹林精神研究》等研究报告,入选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充分发挥智库资政育人作用,研究院多项成果入选CTTI智库研究优秀成果,获评河南省新型高校品牌智库建设单位。
三、助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技术创新
黄河科技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通过校企共同研发产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出台《黄河科技学院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促进学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实现知识产权成果的高质量转化应用。学校获得“郑州市高校专利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无避让式一位两车立体停放装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喷淋降尘系统”“一种手动液压扒砖机”等多项发明专利成功转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难题,服务产品技术升级。同时积极做好技术合同的认定及登记工作,促进学校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科技服务社会效能。
四、加强社科普及研究推广
黄河科技学院加强与省市社科联的密切联系,广泛开展社科研究和普及推广活动。参与“微课+思政”品牌活动,承办河南省2023年度“最美微课”系列视频展播,学校共有5个作品获奖。每年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黄河文化”等学术活动10余场。与省社科联共同制作的《中原大讲堂——黄帝六讲》在多个媒体平台推出,将社科普及、文化传承创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五、强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黄河科技学院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河南省国际舞蹈协会、河南省胸科医院等30余家单位签署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产学研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派遣、课程实训等领域探索深度合作;成立“河南省小微企业研究中心”,打造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举办管城回族区“万人助万企”产教融合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推动区域内产学研资源互通共享。强化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走访郑州鲲鹏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省机关幼儿园等单位,每年开展走访调研、学术讲座等活动60余场,主动对接企业人才需求,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筑牢校企双元育人新机制,深入推进校企双方的学科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