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80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做教”企业现场教学模式,培养技能人才

日期:2023-09-27 17:45: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强调“促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加快推进校企"双元"育人机制”。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紧跟国家政策,结合产业转型升级与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做教”企业现场教学模式。现场教学模式是落实职教20条,培养高素质“两匠”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两技”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深化“产教研创”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对建设具有鲜明测绘职业教育特色的“学、做、教,产、研、创”现场教学育人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与合作企业按照立足地方、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实施策略,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原则,依据“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办学理念,将课堂教学搬进企业(现场教学),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资源优势,共同联合办学、协同育人。通过双方紧密合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长效运行机制,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知识传授与技能实践的紧密衔接,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以此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益,共同建设具有鲜明测绘职业教育特色的“学、做、教”现场教学协同育人模式,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


学校以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做教’企业现场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922)为依托,按照“学做教”现场教学实施过程,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我校实践经验,建立了“学做教”现场教学的“三契合”、“四共建”、“一模式”现场教学模式。“三契合”是合作基础,即:契合企业发展目标、生产效益和企业文化。“四共建”是重点:一院一点、一点一品、一品一师、一师一课。“一模式”是实施途径:即“学做教”现场教学模式。


一院一点:校企共建教学点


每个院系与企业至少共建一个校企联合教学点。校企充分挖掘利用双方各种资源,使教学点逐步建成具有“一点多能”的教学综合体,集吃、住、学、做、教、研、创、培为一体。


一点一品:校企共建品牌专业(方向)


每个教学点与企业至少共建一个品牌专业(方向)。充分利用企业在地区、行业的特色和优势,并与专业发展实际相结合,找准专业发展方向,与企业一起把合建专业(方向)逐步建设成校级、省级、国家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


一品一师:校企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


每个品牌专业(方向)至少共建一个“双师双能型”专兼职教师团队;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技能大师,与学校一道共同培养和造就一批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共同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一师一课:校企共建项目课程(教材)


每个教师团队与企业至少共建一门项目式课程(教材)。充分利用企业项目资源、新技术新手段等,共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课程(教材),并使项目式课程逐步建设成为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实施途径(“学做教”现场教学模式)


“学做教”现场教学模式:“学”是指在做中学,行为主体是学生,“教”是指在做中教,行为主体是教师,“做”是指学生、老师、企业指导老师共同做,做的是企业正在实施的真实项目,不是模拟项目。


校企通过现场教学模式,将教学资源通过素质、知识、能力的教学,转变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本领,即(人力资源),并结合真实的项目生产,进一步转变为生产资源和效益。使校企双方找到了合作点,达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效益获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