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7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献礼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之四】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日期:2022-09-30 11:58:15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凝聚起师生员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昂扬精神,激发起全校上下干事创业、锐意进取的强大动力,学校特开设“献礼党的二十大”专题,持续推出反映学校近五年来改革发展经验成就系列报道,深刻彰显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生动呈现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全面展示学校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谱写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新篇章的坚实步伐,聚力开创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切实担负政治责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完善体制机制、打造多维课堂、深耕日常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努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强机制,立台账,让思政体系“实”起来。学校党委自觉扛起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思政工作体制机制。成立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的思政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部署思政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教师思政工作、学生思政工作质量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等,陆续出台16个配套文件,建立“1+16”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任务,立台账、划责任、重督查,以3年为建设周期纵深推进思政工作体系建设,确保建设方向明确、措施准确、效果精确。

拓阵地、深融合,让思政课堂“亮”起来。学校党委积极拓展育人阵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切实提升育人实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出台《西南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切实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获评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核心内容,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大国三农、教育强国四个系列为拓展内容,在本硕博三个层次全面推进的“1+3+4”思政课课程群。坚持“名家”引领、强调“骨干”支撑、注重“生力军”培养,分层构筑专兼职思政课教师梯队。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出台《西南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以示范、重点、核心“三层课程”带动6000余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建成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项、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6项,获批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出台《西南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开设“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必修课,每年派遣500余名农科学生开展农事帮扶、农业科技宣传等实践,选派2万余名师生赴贫困地区开展顶岗支教、挂职实践等专项任务,连续获评全国大中专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有效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双向循环。

优格局、创品牌,让日常教育“活”起来。学校党委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印发“1+10”配套方案,横向成立10个专项工作组,系统推进“十大育人”体系落实落地,纵向建立校、院、团队三级联动机制,开展2轮10个试点单位建设,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获批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项目7项。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组建教师成长关爱中心,编印《高校教师师德失范案例警示录》,创建“尊师主题月”、国情研修班等品牌活动,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60余人次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等省部级以上先进称号教育部首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大力实施“新学工”建设,探索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贯通人才培养治理、渠道、供需、平台、队伍、评价等环节,实现育人与育才融合统一。建成“一站式”综合育人服务平台“青+空间”,实施党员“亮身份”工程,打造“园区学霸说”“光盘行动”等品牌。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志愿服务等活动中,“西小兰”“红帽子”“及时雨”等30余个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影响日益扩大,20余个项目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奖项。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玉兰文化节、研究生五月文化艺术节、国际文化节、少数民族文化节,编创《问稻》《禾下乘凉梦》等系列原创文化作品,提高校园文艺作品供给能力。实施融媒体思政引领计划,构建网络文化“室-站-坊”三级网络工作体系,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牢牢树立“大心理”育人观,构建“四个贯通”心理育人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