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4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日期:2022-03-04 10:02:26

化学(师范类)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系统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化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练掌握教育理论和技能,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中学化学教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师资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特色与优势:

①本专业具有鲜明的师范教育特色,按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师和化学从业工作者;

②具有扎实的专业建设基础。本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6个本科专业之一,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学校A类建设专业;

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化学教研室有教师2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64.7%,博士占比64.7%;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枣庄市应急管理专家2人,枣庄学院教学名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

④就业形势好,考研率高。中小学小班化对师资的需求大幅提高,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为100%;考研专业选择面广,考研率在40%以上。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结构化学、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

主要实践环节:化学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教育实习、综合性化学实验、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胜任中学或化学相关领域的教学工作,也可到化学、化工、石油、制药、染料、材料、精细化工等企业、事业、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或化学化工生产、科技开发及其相关管理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工程实践能力强,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特色与优势:

①该专业立足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形成了绿色精细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两个专业方向;

②专业建设水平省内领先。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本专业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和“首批中美双百计划试点专业”;

③学科基础优良。建有山东省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省煤化工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平台,以及枣庄市多肽药物绿色高效合成技术创新中心等7个市级科研平台。材料与化工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首批硕士点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已达到硕士点建设的基本要求;

④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化工教研室有教师2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57.9%,博士占比84.2%;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枣庄市应急管理专家6人,硕士导师4人;

⑤校企密切合作,产教深入融合。与30余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就业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⑥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备受兖矿集团、鲁南制药等大型企业青睐,就业率达98%以上;考研专业选择面广,考研率在35%以上。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热力学、AutoCAD与工程制图、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可在化工行业(如: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化工、轻工、食品、制药、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中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设计、施工、生产、管理及贸易工作,也可到科研、学校、商贸、行政等部门从事与化学工程相关的工作。

 

应用化学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应用化学坚实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实验技能和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训练,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特色与优势:

①该专业立足化学化工产业,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工业分析与检验、绿色精细有机合成两个专业方向;

②专业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应用化学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2020年申报“山东省一流专业”;应用化学学科为学校首批重点学科,为学校“十三五”重中之重学科,也是硕士点建设的重点学科方向;

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应用化学教研室有教师16人,高级职称占比50%,博士占比66.7%;有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枣庄市应急管理专家2人,枣庄学院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

④就业形势好,考研率高。毕业生就业领域广,就业率达98%以上;考研理、工专业皆可,平均考研率在40%以上。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化工制图、精细有机合成化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化学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可在石油、制药、化工、日化、环保、材料、精细化工等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分析测试、精细化学品开发、生产、管理、贸易以及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材料制备、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具有进一步深造和成为行业高级人才的发展潜力,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开发、材料设计、产品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顺应国家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山东省做优做强的“十大产业”之一:新能源新材料,设有新能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两个专业方向,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②专业学科建设基础优良。本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建有“枣庄市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枣庄市高分子材料应用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枣庄市氢能与燃料电池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枣庄市晶体材料工程实验室”等4个市级科研平台。材料与化工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首批硕士点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已达到硕士点建设的基本要求;

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材料教研室有教师16人,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27.3%,博士占比100%;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

④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考研和继续深造的潜力大,就业面广,就业形势好。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分析方法、有机化学等。

各类课程实验,包括大学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机械设计实验、电子电工实验、材料基础实验、材料综合实验、材料专业综合实验等。

课程设计,包括材料性能课程设计、AutoCAD课程设计、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可在锂电材料、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材料成型加工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