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郑州财经学院:育人于行 知行并重 全方位推进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题中之义,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充分激活思政育人元素,推动从“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创新性转化,实现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相统一。近年来,郑州财经学院以实践教育为抓手,依托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将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宽实践育人平台,构筑实践育人新高地,统筹推进的全方位实践育人大格局逐步形成。
强化实践教学守牢实践育人主渠道
学校聚焦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坚持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并举,将实践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经管文教类专业占总学分的20%-25%,工科、艺术类专业占总学分的25%-30%。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劳动教育、国防教育内容,确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国防教育必修课程。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等重要依据,把实践精神纳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强化学生实践意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加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优质企业共建华为网络学院、正保会计学院、宇通产业学院、万国优品产业学院、数智金融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获批建成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项目,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科学工作意识、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奉献精神等职业素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聚焦双创教育拓宽实践育人大平台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每一个环节,依托集教学、实践、服务和研究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学院,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
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大二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开办创新创业训练营,开展价值观培育、创新意识、创业文化教育,模拟创业公司运营模式等,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提升创业技能。
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连续举办11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多项成绩。成立大学科技园,结合新时代创新创业特点,为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发展空间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助力一大批青年创业学生将梦想点亮。截至目前,学校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企业130余家,在孵企业63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2021年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近年来,大学科技园不断升级,先后被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确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依托社会实践构筑实践育人新高地
社会实践包含丰富的教育资源,更是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学校依托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实践内容,引领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学思践悟,真正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整合各类实践资源,不断丰富实践内容。学校依托惠济区、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等,共建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广泛开展专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爱国教育等各类活动。依托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鼓励师生结合专业开展课题研究,到基层一线解决具体问题。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选拔组建30余支队伍2000余名师生奔赴各地开展红色文化宣讲、革命精神寻访、文化研学、义务支教、乡村振兴调研、关爱自闭症儿童等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加强精品项目建设,发挥长期育人效应。学校科学统筹、精心组织,强化保障、协同推进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聚焦社会热点、积极申报社会实践项目,其中“种果青年”乡村振兴服务团队成功获批一项团中央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黄河文化研学社会实践团”等两支团队入选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项目。学校每年评选一批主题鲜明、时代感强、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三下乡”“志愿服务”等优秀项目,不断完善方案设计,规范组织管理,设立“专项专款”支持和物资保障,充分发挥品牌项目的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