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手机版
中德“2+3”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
土木类:2022年按专业招生,3+3改革省份要求选考物理,3+1+2省份要求首选物理;
设计学类:2022年按专业招生,3+3改革省份要求选考不限,3+1+2省份要求首选物理或历史;
工业工程类:2022年按专业招生,3+3改革省份要求选考不限,3+1+2省份要求首选物理或历史;
生物工程类: 2022年按专业招生,3+3改革省份要求选考化学,3+1+2省份要求首选物理;
计算机类:2022年按专业招生,3+3改革省份要求选考物理,3+1+2省份要求首选物理;
电气类:2022年按专业招生,3+3改革省份要求选考物理,3+1+2省份要求首选物理;
机械类:2022年按专业招生,3+3改革省份要求选考物理,3+1+2省份要求首选物理。
一、项目概况
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从2000年起,浙江科技学院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学大学、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肯普滕应用科学大学等多所德国院校合作,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新生进入“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简称“2+3”项目。项目学生以德语作为第一外语,先在国内学习两年基础课程和德语,经选拔符合专业及德语条件者,将选派到德国合作院校进行后续的专业学习,顺利完成学业,通过中、德两个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将分别授予浙江科技学院学士学位及德方对应合作高校的学士学位。目前在德国合作院校学习的学生中,多名学生以出色的表现分别荣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颁发的外国留学生杰出成绩奖、下萨克森州奖学金,部分学生获得了德国高校及企业的资助。至今已有逾800名学生陆续完成学业回国,活跃在中德科技交流、经贸合作的第一线,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德国企业或中德合资企业中工作,部分毕业生在德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2+3”项目结合中德双方的教育模式和优势,综合基础理论知识、应用科学技术、工程研发实践等教育环节,联合培养具有良好跨文化交流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生入学后进行为期两年至少1080学时的德语强化学习,同时学习德国合作院校认可的其他基础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并经选拔符合专业及德语条件者,选派到德国继续两至三年的专业学习,顺利完成学业,通过中、德两个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将获得浙江科技学院学士学位及德方对应合作高校的学士学位。
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按机械、电气、土木、生化、工业工程、计算机、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八大专业类别招生。按专业分别制定“2+3”项目的培养计划,根据加强语言、注重专业基础的原则,强化德语语言能力培养和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
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出国选拔考试一般在每年春季学期3月或4月举行。申请学生应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违纪处分(警告及警告处分以上);学生在参加选拔考试前须通过在本校学习期间所有课程的考试,专业选拔考试前出现课程考试不合格者,将无法获得参加选拔考试的资格。学生在出国前须通过国内学习期间所有课程考试,出国前出现课程考试不合格者,将无法获得出国资格。
出国选拔考试由德方教授主持,考试一般包括专业基础考试、笔试和面试,由德方教授决定通过考试的学生名单。此外,学生在第四学期初须参加德福考试。通过出国选拔专业考试且德福成绩达到德国合作院校录取标准后可以办理出国留学手续,包括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APS)审核、护照、签证等。
未能通过出国专业选拔的学生,可申请转入浙江科技学院相关专业学习,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将授予浙江科技学院学士学位。
未能通过初次出国专业选拔的学生,允许在次年作为候补学生参加出国选拔专业考试,在出国名额允许的情况下,符合出国条件者可选派出国。
项目特色:
1. 合作历史长。我校与德国高校具有长期和良好的合作历史,2002年第一批“2+3”项目学生赴德学习,至今已有20年的项目运行历史。
2. 社会声誉度好。“2+3”项目的实施与推进已成为中德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典范之一,更是浙江省高等教育对德教育合作的窗口之一。
3.社会需求高。国家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急需与德国《工业4.0》进行对接,该项目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切合社会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二、“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选拔出国条件
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违纪处分(警告及警告处分以上);
参加选拔考试前须通过在本校学习期间所有课程的考试(专业选拔考试前出现课程考试不合格者,无选拔考试资格);
通过德方教授主持的专业选拔考试,由德方教授决定专业出国选拔考试合格者名单;
通过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APS)审核;
德福考试成绩达到德国合作院校录取标准;
出国前通过国内学习期间所有课程考试(出国前出现课程考试不合格者,无出国资格)。
三、“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学生的出国选拔过程
“2+3”项目学生出国须通过专业选拔和语言考试。专业选拔一般于每年的春季学期3月或4月举行,由德方相应合作院校的教授组成的专家组主持,进行专业笔试和面试;语言考试为德福考试,学生可自行选择参加德福考试时间,一般最晚应于第四学期初参加德福考试。通过专业选拔且德福考试成绩达到德国合作院校录取标准后,德国院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由学校统一协助办理出国留学手续。
合作院校及专业 | ||
“2+3”项目专业 | 德国合作院校及其对应专业 | |
机械类 | 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 | 机械:机械数据处理;加工、能源、环境 |
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学大学 | 机电一体化;设计与开发;生产与物流 | |
肯普滕应用科学大学 | 机械制造 | |
德累斯顿技术经济大学 | 普通机制;生产技术;汽车技术;建筑系统技术 | |
电气类 | 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 | 能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工程 |
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学大学 | 信息技术;电信工程;自动化与能源系统 | |
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 | 电子信息技术;精密仪器技术 | |
生物工程类 | 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 | 再生原材料技术;乳品经济食品工程 |
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 | 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化学工程/环境工程 | |
土木类 | 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 | 土木工程 |
雅德应用科学大学 | 土木工程 | |
科堡应用科学大学 | 土木工程 | |
设计学类 | 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 | 室内装潢;服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布景实验设计 |
工业工程类 | 肯普滕应用科学大学 | 工业工程 |
埃尔福特应用科学大学 | 物流工程 | |
计算机类 | 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 | 应用信息学 |
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学大学 | 信息学 | |
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 | 信息学 | |
信息与计算科学类 | 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 | 信息学 |
该项目实施以来,先后有1300余名项目学生被选拔到德国合作院校留学深造,其中已有70%左右的项目学生完成学业,获得中德两所高校的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这些毕业生有选择继续读研读博,或选择在德国直接工作,或回国后到企事业单位工作,还有在国内创业。项目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