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5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日期:2021-11-03 10:39:19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学科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思维、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胜任软件程序员、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IT项目经理、IT产品经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教育、医疗健康、智慧交通、信息安全、数据服务等行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 硬件系统的工程设计、项目开发、系统应用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逻辑与系统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编译原理、IT项目管理、Python程序设计、Android程序开发、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

主要实践环节: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企业体验实习、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运海红 15145008752

二、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技术已经在智能交通、车联网、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慧医疗、智能环境、智能家居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物联网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物联网系统设计与集成、物联网软硬件设计与开发、了解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基本理论,具有工程基础厚、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人才培养项目。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是教育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推广的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双方联合培养物联网、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入校后与合作企业签订《就业服务协议》,毕业后由合作企业负责推荐就业。新生入学后在计算机类专业选拔学生参加该项目。

主要课程:物联网工程专业分为物联网工程和4G移动通讯两个方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Zigbee协议与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4G全网建设技术。

物联网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物联网控制技术、云计算技术及应用、智能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智能交通系统设计实现。

4G移动通讯方向:通信导论、光接入技术及应用、PTN分组传送技术、LTE移动通信技术、LTE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主要实践环节:程序设计基础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工程应用实习、Linux操作系统实验、Zigbee课程设计、传感器应用实习、4G全网组建实习、云计算应用实习、嵌入式应用实习、物联网工程应用实习、光接入技术实习、PTN承载网组建实习、LTE移动网络组建实习、网规网优工程实习、三网融合创新应用实习。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王亚东13796651186

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理论基础扎实,系统地掌握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具有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胜任数据挖掘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数据产品经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实习,了解企业运营过程、掌握企业产品开发或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和方法,结合大数据系统开发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达到大数据应用与大数据分析等能力要求。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大数据技术、信息检索、信息安全、教育、金融、医疗服务、智慧交通等行业领域从事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处理、服务、开发与利用等工作。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Java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统计学原理与应用、Hadoop 大数据技术、hbase 数据库、Python 程序设计、Hive 数据库、SPARK 大数据处理与优化、数据采集与预处理、Zookeeper 工作原理及应用、机器学习等。

主要实践环节: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大数据企业体验实习、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Java 程序设计实验、Python 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大数据专业技能训练、大数据应用实习、大数据开发实习、大数据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郑晓霞 18646525779

四、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胜任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发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以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十三五校重点学科)、军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为依托,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成果丰厚,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主持国家级基金6 项,拥有黑龙江省语言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计算与大数据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黑龙江高教强省科研平台)、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大数据研究院等优质教学和科研平台。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人工智能企业、互联网企业、教育、金融、医疗服务等行业从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信息检索、信息过滤、图形图像处理、信息推荐、数据分析、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人工智能相关系统的研发工作。

主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Python 语言、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检索\ 数字图像处理、推荐系统\ 计算机视觉。

主要实践环节:Python 语言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机器学习实验、机器学习课程设计、深度学习实验、信息检索实验\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推荐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视觉课程设计、专业基础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李军 1868683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