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1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金融信息化方向)

日期:2021-10-25 20:45:17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既系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能力,又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功底与实务知识、擅长金融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和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审计等各类金融机构和管理部门,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工商企业从事研发、管理、分析、服务、决策支持等工作的复合型的金融信息化专门人才。

 二、金融信息化方向专业特色

 本专业依托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优势,以金融信息化为方向特色,注重计算机技术、数理方法和金融知识与技能的融合,突出交叉性学科特色。培养既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技能,又掌握现代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实务技能。既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又能在宏观及微观经济领域中进行综合经济分析、预测和解决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专业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良好素养。

 2.掌握数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掌握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数据库开发技术及主流软件开发语言和多媒体制作技术。

 3.掌握一定的现代金融业务基础知识,具有金融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管理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金融专业词汇。

 5.具有利用数学知识对经济问题进行抽象与建模的能力。

 6.具有实际组建网络、管理网络和解决网络安全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8.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四、培养方案的学分要求

 1.理论教学:普通共同课56学分,学科基础课33学分,专业主干课24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通识选修课6学分,专业限选课20学分,总计147学分。

 2.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安排在第1学期,计2学分;学年论文安排在第6学期,计2学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计3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计6学分;社会调查安排在第2345学期,计4学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安排在第3学期,计2学分;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安排在第4学期,计2学分;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安排在第5学期,计2学分;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计2学分;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计2学分;Web开发课程设计安排在第7学期,计2学分;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安排在第7学期,计2学分;总计31学分。另外,见习和课内实验随相关课程一起进行。

 3、另有就业指导安排在第27学期,计2学分,形势与政策不定期开设,计2学分。

 五、主要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C/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接口与汇编语言、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处理、金融信息安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数据分析与处理、金融工程学、金融智能、金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六、学制与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金融信息工程方向)的学制为4年的基本学制和5年或6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在46年内修完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可以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