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95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

日期:2021-10-08 11:25:55

就业面向

1.面向航空(含民航)部门的航空公司、维修基地、航空港和管理部门或航天领域,从事航空发动机维修、运行维护、质量检验与控制、航空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技术服务工作。

2.在航空、航天部门从事航空发动机及其它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制造、试验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工作。

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控制系统等方面知识,受到航空发动机维修和运行维护技能训练,能在航空(含民航)部门从事航空发动机维修和运行维护,或在航空、航天部门从事航空发动机及其它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制造、试验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在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1.了解航空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航空机电设备工作原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工程应用、英语应用、计算机应用等基础知识;

3. 掌握机械制图(CAD)标准、机械图样表达及零件图分析的基本知识;

4.掌握技术测量与检测的基本知识;

5.掌握工程热力学与气体动力学基础知识;

6. 掌握发动机原理与构造基本知识;

7. 掌握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基础知识;

8.掌握企业生产与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9.具备知识更新与新知识自学的能力。

(二)能力要求

1. 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及阅读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的能力;

2. 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收集、处理各类技术信息资料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的操作应用能力;

3. 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文章写作能力;

4. 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和创业创新能力;

5. 具备识读绘制机械、电气工程图纸的能力;

6. 具备航空发动机修理基本操作的能力;

7. 具备航空发动机附件修理的基本能力;

8. 具备航空发动机的安装、装配与调试能力;

9. 具备航空发动机数据检测和故障排除的基本能力;

10.具备航空发动机的维修、维护和保养的能力

11. 具备一定的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技术性问题能力和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

(三)素质要求

1.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符合规范要求;具有敬岗敬业、吃苦耐劳、自律、诚信、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与竞争素质,善于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组织、团队协作素质;具有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拥有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

3.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4.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证书要求

(一)基本素质证书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或二级证书;

2.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证书。

(二)职业资格证书

在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中,必须获得其中一项: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或中级电工证;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或中级钳工证;

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

一、学分要求  最低130学分

二、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任务体系”,并且加强在课程内部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建设和实施,从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就业岗位的关键工作技能入手,分析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为学生搭建适应岗位职业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航空发动机修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岗位名称

关键工作(技能)

课程名称

发动机维护

1.发动机日常维护保养;

2.发动机设备安全运行、试验、调整;

3.发动机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管理;

4.发动机维修资料的收集整理。

机械制图与CAD、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航空发动机发原理、航空发动机结构与系统、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航空发动机自动调节原理

发动机定期检查

1.发动机的定期检修;

2.发动机部附件定检维修。

电路与电子技术、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结构与系统、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航空发动机修理、航空发动机自动调节原理

发动机部件修理

发动机部件的检测、调试、安装、运行和修理。

航空发动机附件修理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发动机结构与系统、航空发动机修理、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

发动机维修管理

1.发动机文件保管;

2.发动机维修资料的收集整理;

3.发动机维修质量监控和控制工作。

计算机基础、航空发动机结构与系统、人为因素和航空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