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手机版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简介:电子信息技术已渗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是以电路设计理论、应用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等学科为支撑,结合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电子产品设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重点培养“智能嵌入式系统设计”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两个专业发展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践技能和广泛的适应能力,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电子信息行业科技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测试、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宽基础、强能力、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3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0%。本专业自2008年开始招生,理论与实践教学基础牢固,教学改革成果丰富,已获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依托电工电子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和专业综合实验室,以及正在建设的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构建了突出特色、面向应用、发扬个性的实践教学基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余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全国二等奖以上10余项;有30余人考取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国家级3项,学生自主创业成立并运营2家公司,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8.3%。
主修课程:除公共课外,还开设电路系列课程、信号分析处理系列、通信原理、传感器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和电子线路设计仿真、单片机技术与应用、DSP原理及应用、FPGA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课以及嵌入式系统开发、Android移动终端应用开发、人工智能应用(选修)、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选修)等反映专业前沿发展技术的课程。同时还设置电子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FPGA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工程训练、专业综合设计等工程实践类课程。本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发展方向如下图所示。
毕业去向: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为新经济发展服务,能够在移动通信、消费电子、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各种电子信息系统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测试、技术研发、项目管理或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从事人脸识别、语音识别、雷达导航、智能驾驶等各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工作;同时可以报考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