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3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电子信息学院

日期:2021-03-17 09:35:04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人工智能  

应用物理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电子材料技术方向)


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其目标旨在为国家、特别是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熟悉国家民族政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各种实践创新活动,学生应该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跟踪本专业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研发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能在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相关领域(包含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专业需求。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学基础、高频电路、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基础、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  

学制学位:学制4年(修读年限为3-6年),毕业合格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其目标旨在为国家、特别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熟悉国家民族政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工程素养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学基础、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I、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网、信息论与编码等。  

学制学位:学制4年(修读年限为3-6年),毕业合格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人工智能  

培养目标:人工智能专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旨在为国家、特别是民族地区培养熟悉国家民族政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人工智能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学习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学基础、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通信网、智能计算系统、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学制学位:学制4年(修读年限为3-6年),毕业合格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应用物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与技术;受到较为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学生毕业后成为能在物理学科及材料、电子等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部分毕业生适合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主干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电路分析等。  

学制学位:学制4年(修读年限为3-6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