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6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计算机学院

日期:2021-01-18 13:00:2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陕西省一流建设专业)

【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992年开始招生,经过27年的发展,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成果丰硕。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陕西省首届一流建设专业。本专业是陕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两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两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两门。

本专业以嵌入式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和应用软件设计为方向,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突出工程化教学理念,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量运用案例式、翻转课堂、微课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专业见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大赛、项目实训、专业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有多位毕业生进入全球500强企业工作。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学名师1人,学科带头人2名,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共4人,硕士11人。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熟练运用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应用软件的设计和研发,能够使用嵌入式技术、数据库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数字电路、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 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移动终端开发、UI设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JSP程序设计、NET平台与应用开发。

【培养模式】

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3+1”人才培养模式为特色,以嵌入式系统开发和软件开发为专业方向,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具有一定的社会反响。

【升学情况】

近三年有多名毕业生考取了西安石油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大学的计算机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

软件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2007年计算机学院设立软件工程专业,2019年获批校级一流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人,在校学生280余人。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一志愿报考率达100%以上。

相关研究所2个:软件开发技术与应用和图形图像处理研究所。相关实验室2个:软件工程实验室、云平台实验室。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一志愿报考率达100%以上。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10名,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4人。部分教师来自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知名院校。近年来,5名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半年以上,1名教师国外学术交流1次,9名教师国内学术交流多次,3名教师国内访学1次。多名教师指导大学生各类项目及竞赛多次。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培养为人诚实、作风朴实、计算机基础扎实,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软件分析、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具有大型软件开发实践及项目组织协作的工程经验和创新创业意识,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适宜在软件企业、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软件的设计、开发、应用与维护等工作。

【培养模式】采用“2+1+1”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课程】Python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双语)、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JSP程序设计、Linux系统应用、软件项目需求与建模*(校企合作课程)、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校企合作课程)、Java EE软件开发实践、数据挖掘与算法(方向课)、机器学习(方向课)。

【就业情况】根据2018、2019年度,“麦克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率排名第一。

八大就业方向:可视化编程,数据库管理,图形图像制作,软件测试,WEB应用程序,网络构建技术,网络系统开发与管理,计算机办公应用。

软件工程专业自2007年设立以来,累计有9届共500余名毕业生,部分学生就职于华为、中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企事业单位。

【升学情况】近三年有多名毕业生考取了西安石油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大学的计算机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





联网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咸阳师范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设立于2014年,目前,专职教师12人,在校学生203人。相关实验室4个: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云平台实验室。2018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3.7%,2019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5%,而且第一志愿报考率达98%以上。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12名,副教授5名,讲师7名,具有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2人。近年来,1名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半年以上, 4名教师国内访学1次,多名教师国内学术交流多次,多名教师指导大学生各类项目及竞赛多次。

【培养目标】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电子、通信等物联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能力进行信息标识、获取、传输、处理、识别和控制。毕业生能够胜任物联网及其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采用“1+2+1”人才培养模式:1学年宽专业基础+2学年专业核心技能+1学年的专业应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以感知层技术为数据基础、以嵌入式系统为处理基础、以云存储为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相关感知数据处理与智能控制等业务场景之上提供更多的创新性应用与服务。

【主要课程】Python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算法分析与设计——专业核心课程;JAVA程序设计(双语)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Qt C++、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RFID与智能卡技术、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和软件工程与UML建模——专业核心课程;非结构化数据库(hadoop)、数据挖掘算法与应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方向和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Python)——人工智能方向。

【学生竞赛及获奖】自2014年以来,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见各类专业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目前在全国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中取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15年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训练营获得陕西省铜奖;学生参加“蓝桥杯”大赛陕西赛区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在咸阳师范学院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就业情况】

两届毕业生分别于2018和2019年7月已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主要从事软件设计、Web前端开发、物联网产品设计、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设计等工作,平均月薪55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