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94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电气工程学院

日期:2021-01-09 14:09:02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教育部创新群体——风力发电系统智能控制及并网技术创新团队

  • 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风光储分室

  • 院士工作站——能源互联网与大容量输电院士工作站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重点实验室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洁净能源与智能控制仿真工程实验室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新群体——风力发电系统智能控制及并网技术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示范教学中心——工业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重点紧缺人才建设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

  •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


学院简介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始建于1953年,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是新疆大学最早设立工科专业的学院之一,是新疆高等工科教育最早的办学学院,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享有新疆电气工程师摇篮的美誉。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院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在新能源、电力、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尤其在风电控制与并网运行领域形成了较为优势的学科方向。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学科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建设“高原”学科,在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学科评估成绩为C+,排名进入全国40%-50%

电气工程学院现有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教授13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7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6人。学院具有多名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等杰出人才,其中IET Fellow 1人,何梁何利奖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2人、教学能手2人,校级天山学者5人,教学能手3人。学院现有在读学生2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34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600余名。2015年到2019年学院的整体就业率高达90%以上。

在教育部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关心和支援下,学院紧紧围绕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多个学科支持新疆能源产业发展,大力开展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人工智能、新能源、储能等先进技术的研究,推动新疆能源特色产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学院加强与特变电工、中船重工、金风科技以及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等疆内外企业的合作,解决重大生产科研瓶颈问题。并成立研究生创新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导师,建立与企业合作研究平台。


专业介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介绍:该专业涉及技术领域包括电力系统控制与保护、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新能源发电等,是一门集电气工程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以培养具有坚实的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研型人才为目标。

适应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就业方向包含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电力系统及其相关单位、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相关单位、支柱性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和国防单位等。


2.自动化

专业介绍:培养掌握自动控制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开发以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适应岗位群:毕业生就业集中在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机器人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自主导航及人工智能等方向,分布在能源、电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内外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


3.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介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能量转换和利用的基本理论,加强学生分析、设计与研究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能源、控制、材料等相关理论基础,适合于热电工程、新能源技术、余热利用以及工业节能等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适应岗位群:毕业生能在能源、动力、电力和化工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工作。毕业后主要就业于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国家大型发电集团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和地方能源电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