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洛阳理工学院:打造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近年来,洛阳理工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以创新作为核心,以行业产业需求为牵引,以培养方案和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教学体系改革为突破口,课内以“专业课程+必修选修学分+微专业”为路径,课外以“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学院+大学科技园”为路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并不断夯实了“融创结合、课内外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专业课程融创结合为创新提供沃土
夯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是创新的基础。学校专业课程以创新为着眼,实施校企合作课程和专创融合课程两类课程。一是校企合作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带动创新就业为动力,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使课程内容紧贴生产、管理一线需求,教学方式与工作模式紧密对接,课程评价与行业能力、素质要求相互呼应,把产业最新技术纳入课程,广泛引入真实案例、真实项目进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目前在校企合作课程已经开课的超过100门。二是专创融合课程,树立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坚持把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结合专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电子工程应用设计》《材料成型装备及自动化》等“专创融合”课程14门。
必修学分实现创新教育全部覆盖
做好人才培养方案这一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围绕“创新”核心,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开设创新教育必修课程。必修课程设置8个学分,包括由创新创业类必修课程2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课2学分和素质拓展实践、创新创业训练4学分。必修课程的设置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让创新的种子在学生大脑深埋。
选修学分和“微专业”激发创新横向扩展
在选修课程上,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创新类选修课程43门,引用优质创新创业教育慕课14门,建立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仅2019年至2020学年学生修读引进慕课达到11968人次。在专业教育方面,创新性地跨学科跨专业教学,汇聚多个学科优秀教师和企业导师打造“微专业”。“微专业”以“短平快”为特点,主要面向本专业以外的学生开设,已建设“人工智能”“创业管理”和“虚拟现实文化创意设计”“BIM”4个“微专业”。各个“微专业”课程分3个模块,96个课时,6个学分。通过学习,学生熟练掌握“微专业”基础知识、操作方法并能完整地开展一个实操项目,实现“让外行不再外行”。
创新学院和大学科技园为创新深化提供坚实平台
创新是创业的基石,创业是创新的拓展。学校成立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一园三区、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宜阳加速器两个辐射点”的战略布局,是“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河南省大学科技园”,荣获科技部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科技创业导师贡献奖”。成立创新学院,建设数控车削实训室、数控铣削实训室、数控仿真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激光切割实训室,扩展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场地,提升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硬件条件环境条件,学生科技创新参与率持续提升。
创新创业大赛为创新实践提供广阔天地
创新教育离不开在实践中深化和升华。学校紧紧抓住创新创业大赛的载体,开辟创新实践的广阔天地。指导学生参加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为代表的省级、国家级和国际级创新创业竞赛,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稳步提升参赛成绩。建设覆盖校内各主要学科方向的学生科技类社团、创新兴趣小组、学生自发组织的科技创新沙龙与学术论坛,完善校、院部两级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学科竞赛体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训练计划和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