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7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日期:2020-12-18 12:08:17

通信工程专业

信息通信技术是推动21世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并被列为中国未来的十大战略产业之一。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精神为指导,立足京津冀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紧跟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的前沿,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时俱进,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信息通信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智能社会人们对海量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的需求。

通信工程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以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面向ICT产业的发展趋势,以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核心知识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在通信系统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软硬件协同设计、集成、应用与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本专业1986年开始招生,办学历史悠久,是北京市特色专业、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北京市教委“双培计划”专业,并于2017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拥有一批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学术团队,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占比为80%;通信工程实验室拥有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先进实验设备。通信工程专业与中兴通讯公司共建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入选为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基地。

本专业主干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软件设计基础、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等。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2017年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读研率为34.4%,就业率为100%。毕业生主要去向主要为:电信运营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信部门、信息产业部门、移动互联网、智能工业等单位从事通信设备的开发、调试、生产、运营、管理、维护等工作。同时也可到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国防工业、以及IT企业等从事通信技术领域的科研、教学以及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同时又充满勃勃生机的专业,历史悠久造就了其深厚的底蕴,当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为其搭起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可以说当今电信人是时代的弄潮儿,欢迎有志有才青年报考本专业,谱写一段无悔的青春。

本专业面向信息、通信行业,培养具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电子电路、信号及信息处理等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参与设计和开发信息应用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设计、开发及集成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主要特色是以电子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传统信号和信息处理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以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为应用目标,将深厚的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专业口径宽,适应面广,发展后劲足,综合素质高。

本专业自1996年开始全国招生,是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及北京市教委“双培计划”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协作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学术团队,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分别达到93.75%和62.5%。并且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校优秀主讲教师1名,2017年通信学院“学生最喜爱教师”6名。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室经历年专项投入建设,拥有多批先进教学科研设备,能够满足本科教学与学生科技训练的需要。与企业密切合作,聘请著名专家学者、企业一线研发、管理者进校讲学,拓展学生视野。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工程电磁场导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Linux操作系统、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计算机通信网络、数字图像处理、信息系统集成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实践训练是本专业的重要特色,除常规课程实验模块和课程设计外,还设有多种综合实践训练(综合电子设计、计算机通信网络实训)、各级别的课外专业竞赛和学生实践创新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

本专业注重宽口径人才培养,历年的就业情况均比较理想,就业率接近100%,2017年读研率为24%,位居全校前茅。毕业生除了可继续攻读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生,或到国外进一步深造外,主要在国防、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和一般IT企业等单位,进入电子信息系统研发、网络营运与管理、信息服务与终端开发等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相关环节,从事产品研究、技术开发、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工作,成为各个单位的技术骨干,其中01届毕业生秦飞已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知名专家。

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已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物联网工程专业自2013年开始全国招生,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具有时代特色鲜明、学科交叉基础雄厚、产学研用结合紧密、系统工程能力突出的工程化特色,既强调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注重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注意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学习;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广泛的实践相结合的特征。

本专业是北京市教委“双培计划”专业。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以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系统工程等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应用平台,以物联网工程领域为应用目标,重点突出我校在通信传输与信息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拥有一只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学术团队,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博士学位教师占88%;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室经过近几年投入建设,已拥有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先进实验设备,并能够满足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训练需要;聘请校外名师、企业讲师进校讲学,学生参加北京物联网研究会和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IMechE)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分会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开拓国际视野。

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有:物联网工程导论、自动控制基础、RFID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传感网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本专业学生具有很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广泛的工作适应性,能胜任通信网、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维护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就业口径广,有稳定的人才需求,且需求量较大。2017年第一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6.67%,其中考研、出国占16.67%。毕业生除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研究生深造,将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通信、电子信息、互联网相关的工业、信息产业及其他行业,从事各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制造、项目实施、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