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18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日期:2020-10-31 09:39:08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在院教职工6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20人。

学院有5个教研室,1个校级研究所,物理教育教研室获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合格备案。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成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学院拥有河南省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两个,新乡市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省级一流课程1门。

现有学生1523人,本科生考研率位居全校前列,多人考入湖南大学、郑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并到国外继续深造。一些优秀毕业生已经在首都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成为博导、硕导。学院注重学生竞赛,在“挑战杯”“ 机器人竞赛” “机器人大会格斗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蓝桥杯”等竞赛中中多次省级及国家奖项,以及“冠军奖杯”和“优秀组织奖”。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注重科研平台建设,物电学院仪器总价值4000余万元,科研成果丰硕,分别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收录70多篇。申报国家、省级科研项目30余项。

学院长期以来注重学生实习实训和校企合作,校内建设有电池学院,学院教师和新乡市太行佳信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制造了“PZDK-7智能快速充电机”并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上进行应用。

物理学(本科)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电工学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工学原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中学物理(或科学)教师或教学辅助人员,小学科学课程教师;及其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中行政、技术管理等岗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本科)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分析、电路分析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实验、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实验、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实验、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等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工厂供电、电气设备与PLC技术、电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就业方向:主要是在系统集成、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和通信等领域。自动化专业一直以来是社会急需的人才。包括电气自动化、铁路、化工等诸多领域。自动化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优化等工作;自动化设计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软件工程师--处理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还可以从事教学和相关的研究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本科)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工程光学及实验、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光纤技术、光电图像处理、光电信息综合实验、光电信息物理基础、通信原理、激光原理、信息光学、光学系统CAD、光电传感器应用技术、量子光学基础。

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光电材料科学与技术、器件设计和制造、光电信息和集成系统控制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芯片制造、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电子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网络基础、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检测技术、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处理技术、电工技术、单片机及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和实践环节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硬件研发、生产、家电维修、电子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系统硬件建设及维护、无线网络接入等技术工作,还可从事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采集与处理,及相关岗位的管理工作。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对口专科)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学及实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工艺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工技术及实验、机械制图、网络基础、可编程控制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和实践环节等课程。

就业方向:从事现代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电子工艺与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工程施工、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