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手机版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1.环境工程
修业年限:学制3-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热爱生活、自立自强,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拥有团队协作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够组织环保项目实施,系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运用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在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项目运营、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具备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职业发展需要,成为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导论、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与防治。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AutoCAD大作业、水泵与水泵站设计、城市管网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2.环境科学
修业年限:学制3-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胜任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规划与管理、环境污染防治与修复工程设计、研究与开发、清洁生产审核与环境咨询等工作,具备分析、研究、评价、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沟通,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学生除学习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外,也学习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还将学习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监测、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环境规划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仪器分析、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监察、环境经济学、环境统计学、环境科学专业英语等专业核心课程及个性拓展课程。本专业实践环节包括主干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综合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3.安全工程
修业年限:学制3-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获得安全工程师的基本技能,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安全与健康理念、一定国际视野和处理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建筑、化工、隧道及地下工程等领域的安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安全管理、评价、监察、检测与监控、应急救援和教育培训等工作,毕业5年左右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素质和能力,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学原理、安全管理学、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职业卫生工程学、燃烧与爆炸学、建筑施工安全、岩体力学、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等。
4.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修业年限:学制3-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并熟练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具备给水排水工程师的实践能力;胜任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行业的技术、管理与教育工作;具备研究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除学习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外,也学习工程测量、工程制图、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力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课;还将学习水泵与水泵站、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分析化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水工程施工、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工程经济、给水排水自动控制与仪表等专业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本专业实践环节包括主干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5、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修业年限:学制3-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水利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化进程中解决与水文水资源有关问题的理论和知识;了解水文、水资源、水文地质、水环境、水生态前沿知识;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在水利、能源、环境保护、地矿、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等行业,从事水资源、水环境、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除设置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公共基础课外,还开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工程制图、AutoCAD、地理信息系统、水资源概论、综合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开设有水力学、水文学原理、气象学与气候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统计学、水文地质勘察、水文预报、水信息技术、水环境保护、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等专业核心课程;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学、水资源勘察与评价、专业软件使用、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等专业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