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65人关注

访问手机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日期:2020-10-09 14:52:14

一、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河南工业大学特色学院之一。在六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院秉承“博学、明理、勤思、善行”的院训,在全国磨料磨具、超硬材料行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是全国磨料磨具、超硬材料、涂附磨具行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涂附磨具行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院已经形成本硕博全流程培养体系,与机电工程学院共同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博士点,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硕士点,下设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三个二级硕士点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跨入国际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超硬材料及制品方向、磨料磨具制造方向是全国高校中唯一设点的专业方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29人,博士45人(海归博士1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机械部青年科技专家1人,河南省创新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河南省教育厅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1人。

学院办学条件良好。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一级重点学科高温耐磨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超硬研磨复合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学科超硬材料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超精密研磨抛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碳纤维复合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郑州市(中意合作) 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郑州市环境友好涂料重点实验室等十个省、市级工程中心或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8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1900余台套,总价值3600余万元。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河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省杰出人才基金项目10多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00多项,企业合作项目200多项;出版教材、著作30余部,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低温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高温树脂结合剂、CBN砂轮、柔软耐水砂布等诸多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成果先后在印度瓦超硬材料公司、山东鲁信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常兴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生产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进了行业科技进步。

学院与行业联系紧密。学院重视与企业合作,先后与中国国机集团精工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广东奔朗集团、广东创汇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小太阳磨砂材料有限公司、顺德齐而升研磨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市三研磨材有限公司、山东圣泉集团、郑州玉发磨料集团公司等企业先后在学院设立“奖教奖学金”,金额累计达500余万元。广东小太阳磨砂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创汇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常兴金刚石磨具有限公司在我院设立技术研发中心。

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生在历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奖励。学院先后在黄河旋风集团、郑州白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郑州华晶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等24个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多年来坚持积极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掘校友资源,不断扩充就业市场,每年稳定就业单位达130多家,平均供需比为1:3.5,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两个专业2018年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结果和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已经可以在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20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内认可,将享有当地毕业生同等待遇,为中国工科学生走向世界提供了国际统一的“通行证”。

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推进协同育人创新。依托学院日趋增强的学科基础,紧紧围绕磨料磨具和超硬材料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注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统筹,努力为国家机床工具、高分子材料、信息材料、能原材料等行业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区域和材料行业优势,强化基础,注重实践,牢固树立“厚基础、强主干、重特色”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以提升素质为重点,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切实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学院学生学风优良,学生教育管理规范有序,校园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毕业生考研率始终保持30%以上,学生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中屡屡获奖。


三、奖学金和考研

1. 学院一方面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级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另外针对贫困生及优秀学子,与行业企业联合设立了多达十项奖学金;同时设立新生奖学金,针对第一志愿报考学院的优秀考生给与奖励。

2. 学院坚持落实资助育人政策,建立了“奖、助、贷、补、勤、减、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奖学金

设立企业

金额

何观玉优秀大学生奖学金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

20万元

小太阳奖教奖学金

广东小太阳砂磨材料有限公司

60万元

奔朗奖教奖学金

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万元

创汇奖教奖学金

广东创汇实业有限公司

50万元

圣泉奖教奖学金

山东圣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5万元

邦瑞“爱心邦”助学计划

珠海邦瑞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每年2万元

汇金奖学金

河南泰和汇金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30万元

常兴奖教奖学金

深圳常兴金刚石磨具有限公司

50万元

林少琼奖教奖学金

顺德齐而升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100万元

赵巧姝奖教奖学金

广州市三研磨材有限公司

100万元


3. 学院坚持不懈紧抓学风建设基础,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深挖专业潜力、学生潜能,培养未来多元化和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近年来考研率始终保持全校前3名。2019年名列学校第一。

材料学院近九年考研情况统计表

年份

本科人数

考研人数

考研率

2011

287

79

27.52%

2012

249

94

37.75%

2013

240

71

29.58%

2014

301

98

32.56%

2015

285

77

27.20%

2016

352

108

30.68%

2017

279

84

30.11%

2018

294

89

30.30%

2019

329

116

35.26%


材料学院2019年创新成果汇总表

序号

比赛项目

获奖情况

1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级三等奖

2

河南省挑战杯竞赛

省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3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三等奖2项,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4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校二等奖1项

5

创行世界杯中国站社会创新大赛

三等奖1项

6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二等奖1项

7

河南工业大学第八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

二等奖1项

8

河南工业大学第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意竞赛

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四、专业方向

1.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3.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

4.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1.专业背景与荣誉

1.png  1.png


2.专业应用场景

1.png


3.雄厚的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4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硕士学位教师10人;博士生导师2人。另有企业兼职教师22人。  1.png


4.科研成果与实验平台

本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行人才培养,该学科拥有一级材料学科硕士点。近五年科研成果丰硕。拥有多个研究实验平台。是中国超硬材料协会和中国涂附磨具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拥有“河南省超精密制造工具技术创新型科技团队”和“郑州市超硬材料及制品科技创新团队”。

1.png


5.所学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结构表征、机械设计基础、超硬材料制造、磨料制造、超硬材料烧结制品、有机磨具制造、陶瓷磨具制造、涂附磨具、纳米材料、高压科学与技术等。

 

6.学生发展与就业


1.png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专业背景

本专业成立于1996年,2005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06年招收高分子材料方向硕士研究生,2012年获批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015年开始一本招生,2016年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年获批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本专业培养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从事工程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应用与前景

 

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高分子材料被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成为引领高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引。高分子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就业前景。高分子材料是材料领域中的新秀,包含了从塑料、橡胶、纤维等通用材料,以及广泛应用与分离技术、生物医学、纳米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高技术领域的分离、化学功能、电磁功能高、光功能生物医用、生物降解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各国竞争的热点之一。本专业面向分离膜、医药、环境、电子等二十一世纪优势产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石油化工、日用化工、纺织、建材、医药、航空、环保、电子、家电、卫生、汽车、包装等领域企事业单位或有关部门的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贸易销售等工作,也从事学校及科研单位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与质量监督等工作。


   3.办学条件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21人。教师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均毕业于985,211高校和中科院,其中5名教师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师资队伍中河南省高校杰出人才1人,教育厅学术带头人1人,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3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组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凝聚力强和整体实力强的教师队伍,为本专业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98%以上的高位,多年来毕业生四级通过率超过85%,2017-2019年考研录取率(含出国)分别为36.7%、41.4%和44.6%,考取的院校包括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211院校,连续多年在学校各专业排名第一。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供职于拉尔、雷孚斯、万华化学、中航复材、国机精工等世界500强或者知名国企和私企,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三年,麦克思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平均在93%以上。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1.专业背景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开设于1998年;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年在河南省和全国大部分省市本科一批招生,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2000余名高素质人才,现为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专业介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简称无机非,研究除金属和高分子外的一切材料,小到芯片、大到火箭,都离不开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世界各个知名大学中,无机非都是科研最为活跃的专业之一,考研及出国深造等具有很大优势,将来就业和创业也非常有前途。

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

不仅包括我们日常所见的玻璃、陶瓷、水泥等传统材料,更多的是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支撑现代智能技术和仪器装备的核心材料和大脑,如半导体、超导材料、磁性材料、激光材料、光导纤维、能源材料、光电材料、生物医疗材料、探测器、执行器等等。

有许多“荣获”诺贝尔奖的明星材料(如高温超导材料、准晶体、富勒烯、石墨烯、LED、锂离子电池材料等),彰显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现代科技革命中的引领地位。

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什么用?

(1)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大多来源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现代通讯、计算领域、甚至家电的核心器件和支撑材料,如半导体材料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美贸易战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手机芯片,属于美国严格限制出口中国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3)照明领域的发光材料和光传输材料,如荧光粉、激光器、光导纤维等绝大多数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4)新能源材料,主要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5)各种传感器、检测芯片主要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6)各行各业加工技术离不开无机非金属材料,如半导体器件的精密抛光等。

(7)现代智能技术的核心材料。

无机非专业学些什么?

本专业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为导向,着重于对新能源材料、智能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高温耐磨材料等国家战略新兴领域的学习和培养。主要学习与无机材料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学科前沿知识以及科研实践技能,掌握各种先进材料的成分组成、制备技术、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解决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微纳尺度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等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应用技术。

    3.办学条件

本专业师资精干,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85%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5名教师兼任国家级行业委员会委员,1名教师为河南省教学标兵。本专业有多位“海归”教师,他们与海外名校有着长期合作的经历,可为你的国际化发展指点迷津。

有无机非综合实验室、能源材料研究室、功能玻璃研究室、智能材料研究室、材料仿真实验室、陶艺工作室等一系列特色教学科研平台,此外,还与各类企业合作建立了多家校外实践基地。


    4.学生发展

进入本专业就读后,可以选择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只要你愿意,就能接触到学术前沿和产业尖端;近5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30余次。在国际交流方面,以短期(一般不超过半年)课程或访学为主,同学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

5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国际国内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30余次

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每年都有30%以上的同学保送或考取国内外研究生(大部分为“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有的同学甚至在大四一开学就签订了就业协议。

根据第三方机构麦可思的《河南工业大学2016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有89%的本专业毕业生愿意推荐该专业,居全校各专业之首;本专业毕业生现状满意度为80%,居全校第三。


    能用一句话概括无机非专业吗?

“点石成金”。例如,随处可见的砂子,可以被“点化”为芯片、太阳能电池,价格飙升数倍;普通的石墨,可以被剥离成拥有许多神奇性能的石墨烯;同样是银,1克银粉大概十几元钱,而1克银纳米线则要两三千元;一块看似平常的玻璃,却能随意变换透明度,甚至还能发电……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知识与创新。

或为一份星辰大海的科学理想、

或为一份科技报国的拳拳之心、

或为一份开拓创业的希望之梦、

或为一份安逸稳定的工作环境,

河南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都值得你选择。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1.专业特色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涉及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学科交叉新型专业。随着人类对材料轻质高强的要求,复合材料在近百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复合材料不仅受航空航天以及船舶等“高大上”领域的青睐,更是在汽车、建筑以及体育器材方面“飞入寻常百姓家”。

    2.专业应用背景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复合材料的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及其生产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车辆舰船、风力发电、高端装备、化工防腐、智能制造、住宅建筑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通过多种材料复合可得到热稳定性好、强度高、质轻的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飞机机翼和前机身、卫星天线及其支撑结构、太阳能电池翼和外壳、大型运载火箭的壳体、航天飞机结构件等。可以说,复合材料为人类翱翔天空、探索外太空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汽车材料用轻质高强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替代钢铁材料,在经过轻量化之后,不仅能减少燃料消耗,降低空气污染,而且有利于提高汽车整体性能,减低生产成本。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 也需要通过汽车的轻量化来提升续航能力。来吧,同学们,共同参与到轻量化材料,轻量化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核心内容的学习与研究,共同打造中国汽车轻量化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汽车产业的高速与可持续发展。


² 船舶桥梁

船舶在运行过程中的快速性、运动性、操纵性均与重量及重量的分布密切相关。实现船体结构轻量化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包括设计科学的构造形式,采用更轻、强度更高的材料,以及使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而复合材料无论是在材料本身还是在其设计和建造应用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是船体结构材料的最佳选择。目前在游艇、渔船、救生艇、高速艇、工作艇以及反水雷舰艇等均有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一方面应用在海军舰艇上;另一方面则主要应用于螺旋桨、推进器和推进轴系上,可以有效减轻船体的振动和噪声,通过船体重量的减轻,加快航行速度。

² 体育运动领域

 

现代竞技运动是一项向人类体能极限挑战的运动,任何项目世界纪录微小的提高往往需要和依赖科技的推动。利用新材料提升比赛器材的性能,从而提高运动成绩的案例屡见不鲜。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疲劳强度大、安全性能良好等特点,在制作像撑竿、高尔夫球杆、网球拍、自行车、滑雪板、皮划艇等体育器材方面极具优势。帮助运动员腾空跃起,飞越横杆,令我们“见识弯弓射大雕”,也能意气风发 “会挽雕弓如满月”。

   

    3.办学条件

² 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及教授级高工5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21人,其中有8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专业配备了有专职工程实践教师队伍,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正在积极推进悉尼大学仝立勇教授的特聘教授工作,助力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


² 科学研究

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纤维复合材料大型车身结构件集成设计、成形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热喷涂用纳米氧化铝-镍复合材料的研制》、河南省高校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纳米金刚石复合电刷镀技术研究》等20多项重大重点课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创新研究项目“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顶盖横梁的研发”成功应用于华晨汽车,目前正在产业化。

    4.学生发展

l 注重学生发展,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培养学生创新科研能力。

l 毕业生择业面较宽,就业适应能力强。可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汽车、高铁、建筑、体育用品、工业用品等涉及复合材料制造企业的设计师与工程师,高分子合成与加工、化工等相关企业的生产研发、营销,相关科研院所研发人员,贸易公司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公务员等。主要就业单位有美国通用电气、上海大众、中国商飞、上海日之升、德国巴斯夫、美国杜邦、日本东丽、美国福特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