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20231011/5d60756cf7527f00e40d4e60891ac1f5.png)
![](/images/user.png)
访问手机版
中原工学院:五个“聚焦”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中原工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及教育数字化重要论述,强化数字赋能,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治理体系构建、数智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和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提高,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教育数字化发展牢固根基。建设有线、无线一体化认证和校区楼宇全覆盖的基础网络平台,网络出口总带宽达33.8G,充分保障师生上网需求。建立新一代云数据中心,采用超融合、分布式数据湖存储、SDN网络、云管平台,实现高可用性和高可扩展性。整合全部业务系统至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实现统一身份认证,通过企业微信提供全功能移动服务。融合工作邮件、企业微信、邮箱、短信等通信平台,打造便利工作协作平台,实现学校各业务系统信息互通。搭建智慧教室管理、图书借阅、门禁出入、餐饮消费、身份验证等多场景应用的校园卡系统,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聚焦数据治理体系构建,搭建教育数字化发展逻辑框架。规范数据资源,形成数据编码规范和多个业务数据标准子集,推动数据治理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数据集成平台、数据共享平台、数据仓库,完善一网通办、电子签章等平台建设,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服务和管理,消除信息孤岛,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数据互联共享。完善数据应用,通过流程再造,一网通办平台共进驻子业务系统28项,子应用180项,企业微信能够同步的微应用50项,覆盖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
聚焦数智教育教学改革,启动教育数字化发展强大引擎。加强与课程建设相融合。面向全体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学校成为全省首批在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的高校。加强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建成覆盖全部多媒体教室的观测系统、网络化中控系统,打造各类智慧教室,对教学、自学、讨论等课堂教学过程性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将教室的音视频画面、教学互动数据、AI分析画面、学生评价数据等传输到巡课平台,聚合数据赋能过程性教学评价,可视化呈现完整教学过程,创新评价新模式,推动了教学的智慧化管理。加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虚拟仿真“金课”,拓展实践类课程教学深度与广度;利用“校友邦”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开展实习实训全过程化管理,提高实践教学动态管理水平。
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激发教育数字化发展创新活力。组织校内培训,面向新入职教师举办专题座谈会,邀请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分享交流在数字化教学赋能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拓展校外研修,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学校电子信息类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引进校外资源,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在优质课程开发建设、电子信息类师资培育、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交流与合作。
聚焦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提高,为教育数字化发展保驾护航。完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持续推进重要业务系统的等保测评、备案等工作;建立重要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台账,实施精细化保护策略。构建一体化网络安全综合管理平台。依托学校已构建完成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利用体系内安全编排与协同响应模块,将智能诊断、应急响应、快速处置有机结合,持续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态势感知能力。落实软件正版化工作要求。根据河南省教育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方案(2022—2025年),推进操作系统、办公、杀毒等通用软件合法授权。截至目前,学校办公终端设备正版软件合格率达到90%以上。